突破高负载电极制备难题 柔电再提升柔性电池能量密度
柔性电池受限于电池本身的厚度和体积,导致体积能量密度偏低(<200Wh/L)。常规消费类锂电池采用涂布工艺,将正极材料涂覆在铝箔,负极材料涂覆在铜箔上。目前,商用锂电池正极材料单面面密度最高为25mg/cm2 (双面50 mg/cm2),负极约为12.5 mg/cm2(双面25 mg/cm2)。如果继续提高面密度,比如正极单面面密度提高到30-50 mg/cm2 (双面60-100 mg/cm2),那么将省下相应的铝箔、铜箔和隔膜。不仅仅降低了无效质量和体积,也可以降低成本。但是,更高的面密度会导致极片开裂,活性材料脱落,电池性能下降。因此,一直没有进一步突破。
近日,柔电科技不仅仅将电池充电截止电压成功提升到4.4V,更是采用自主工艺,突破了涂布难题,实现了正极材料单面面密度30mg/cm2 (双面60 mg/cm2)。电池0.5C/0.2C容量比达到98%, 循环寿命达到500次以上。
下一步,柔电科技将通过纳膜包覆技术、高孔隙率集流体和高面密度电极极片制备工艺,深挖电池内部潜能,减少无效质量和体积,进一步提升柔性电池的能量密度。
柔电科技是一家致力成为业内领先的专注于柔性储能器件的高新技术企业。采用全新的类3D打印工艺和纳米纤维增强技术,柔电科技开发的柔性锂电池具有轻、薄、柔的特点,并还可以用于超级电容、锌锰电池。纳米纤维增强技术有助于电极在反复弯曲过程中保持完整,不会出现掉粉和脱落的情况,循环寿命可以达到1000次,弯曲次数可以达到2000次以上。柔性储能器件的出现,不仅仅可以满足现有可穿戴设备对于电池的需求,更为未来柔性世界的发展创造了无限可能。
创建时间:2018-02-28 11:20
넶浏览量:0